6月21日上午,枣庄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全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枣庄市教育局职继科科长王明星介绍了枣庄市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情况。
聚焦枣庄“6+3”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专业布局。联合发改、人社、工信等部门开展行业、企业及就业市场调查与研究,分析研判枣庄市规上企业用工需求,结合院校近年招生就业情况,优化调整专业布局,新增设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网络信息安全、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等8个新专业,撤销15个旧专业,目前枣庄市共开设15大类41个专业,122个专业点,其中15个中职专业获评省级品牌专业,6个专业评为山东省特色化专业。通过强化专业建设,明显地增强了服务枣庄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深化产教融合。一是政、校、企三方共建产教联合体和产教融合体。与发改、人社、工信等部门联合下发《“金融+财政+土地+信用”产教融合10条激发鼓励措施》。对接全市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链,成立了全国锂电行业、全国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等2个产教融合共同体,5个产教联合体。其中“枣庄市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被确定为第一批省级联合体。二是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服务当地企业用工需求。与欣旺达等企业签订用工培养合作协议,实施人才前置培养,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14所职业院校与省内外30余家年盈利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组织校企合作,实行开门办学。三是实施订单班、冠名班对口培养。枣庄职业学院、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开设锂电产业相关专业订单班,枣庄理工学校、台儿庄区职业中专等7所中职学校与江苏伯乐汽修联盟、大金空调(苏州)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订单班,年累计培养近2000人。四是与企业、行业协会共同发力,推进课程改革。根据公司需求,共建新专业、开发新课程、开发“活页式”教材,把企业办在学校,把师傅引进课堂,把课堂搬进车间,让学生成为徒弟,随时进行现场实习实训。推行“学历加技能”“双证”提升工程,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
多样化渠道为职教学子成才助力。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相关知识技能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在做的工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可通过“订单班”、学徒班等校企合作项目提升专业技能水平,毕业后即可就业。
除了直接就业外,还有别的途径可供选择:1.“三二连读”中高职贯通培养升学,即学生在转段考试合格后,直接升入对口高职院校学习2年,毕业后获得专科学历。
2.新设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为选择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获得专科学历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机会。
3.“3+4”中职本科贯通培养升学,即学生在转段考试合格后,直接升入对口本科院校学习4年,毕业后获得本科学历。
4、高职院校单招,即学生报考并通过高职院校的自主命题考试后,可升入高职院校学习,毕业后获得专科学历。
5.春季和夏季高考升学,学生可选择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春季高考,经过“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升入省内本科和专科院校学习;也可以和普通高中学生一样,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夏季高考。
会上,枣庄经济学校校长梁克忠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基本情况。
梁克忠说:学校近年来先后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山东省示范性中职校和山东省高水平中职校项目建筑设计企业。学校始终把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为重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重要文件精神,聚焦国家“一体、两翼、五重点”重大举措,对接枣庄市“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战略和“6+3”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服务“榴枣归乡”工程,努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职业教育,让学生实现“入学即入企,毕业即就业”。枣庄经济学校荣获“山东省2023年度校企合作优秀院校”,连续两年被评为枣庄市中职学校办学质量评估第一名和枣庄市事业单位高水平发展绩效考核“优秀”等次。
一是构建3十N办学模式,创新产教融合发展新格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既是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也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我校积极联系行业、企业,与枣庄人才集团、泰盈科技集团深度合作,聚集市内外7所中高职、本科院校、科研院所及40多家头部企业,筹建鲁南现代服务业市域产教联合体,形成“3+N”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学校以联合体为平台,强化共建共享,将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与企业行业主动担当紧密结合,充分的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良性互动,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二是建设生产性实践中心,实现产学同频共振。对接枣庄市 “6+3”现代产业体系,升级改造8个骨干专业,着力打造2个高水平专业,建有2个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全方面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引进企业投资近800余万元,建成泰盈科技、南通大地、云鹏广告、航天信息、三合机械公司等5个校内生产性实践中心,实现“校企资源共用、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今年4月以来,我们在校内泰盈职场、南通大地职场组织完成了600人次真实工作任务的生产线实习,全面开启“入校即入职、毕业即就业”校企双元育人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学生在家门口就业的问题,提高了留枣率,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是服务“榴枣归乡”工程,提供精准就业指导服务。学校依托鲁南现代服务业市域产教联合体,及时了解枣庄市各类大中小型企业的用人需求和招聘计划,利用学校的就业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精准的招聘需求信息。先后举办多场校园招聘会、企业宣讲会等活动,为学生和企业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学生与企业的双向选择。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教育,组织毕业班的班主任宣讲“榴枣归乡”政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育学生热爱枣庄、服务枣庄的意识。
会上,薛城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种法立围绕职业教育具体工作做了详细介绍。
种法立说:近年来,薛城区坚持把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的重要支撑,主动融入鲁南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区建设,强化改革创新,培优育强品牌,推动产教融合,全区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明显。
一是系统谋划、高位推进。严格落实省、市关于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部署安排,推动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任双组长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薛城区支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指导意见》《薛城区推动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建设职业教育强区的十条措施》,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区委、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困难问题,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主动服务融入鲁南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区建设,枣庄学院新校区已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山东煤炭卫校新校区已基本具备入学条件,全区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由2020年的4438万元提升至2023年的1.06亿元,有力保障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是产教融合、服务发展。围绕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强化专业与产业对接,梳理企业用工、学生就业两张清单,大力实施校企一体化办学,构建学校企业双主体、学生学徒双身份育人机制,与云端机器人、海帝新能源等14家企业合作,与海信集团合作建设现代学徒制“2121”培养模式,建设实习工厂、生产性实训基地、科学技术创新中心,解决3000余名学生就业,枣庄理工学校成功入选工信部第一批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基地,逐步提升了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
三是突出特色、育强品牌。聚焦教育主线年枣庄理工学校本科上线%,超省职教高考本科上线名。聚焦民族团结,打造特色品牌,举办内地中职班,围绕“三课育德、四行育能、两融育心”的三育模式,累计培育学生近2000名,逐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枣庄理工学校被评为“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四是改革驱动、激发活力。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支持枣庄理工学校参与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和特色化专业建设,配备专任教师37名,建设机电等实训中心10处,先后获得国家级成果5项、省级成果25项,成功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山东省首批示范性中职学校、第一批省高水平中职学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
咨询表单:
咨询内容:
你还没有添加任何产品
深圳工作服 工作服厂家 工作服批发 工作服定做 版权所有:开云体育手机app下载安装 粤ICP备18074948号-1